【援非日記】每天停電數次、氣溫30多度,他們選擇了堅守
發布時間:2021-02-16 作者: 來源于: 點擊數量:4498
中非,一個距離中國近9000公里的地方,一個塵土飛揚的異國他鄉。
金靚燕,一名杭州市西溪醫院的副主任藥師,一位援非醫療隊成員,一個5歲女孩的媽媽。
因為祖國的需要,她義無反顧踏上了援非的道路,去踐行一名醫者的使命。
是離別、是使命、更是感動,希望大家與我們一起感受她的點滴故事,去體會一名援非醫務人員的偉大和不凡。
2020年12月6日,晴 你好,中非
懷揣著祝福、囑托及眾多不舍,經歷了離別場面,飛過了白天黑夜,飛到了地球的另一邊——中非共和國首都班吉。初見你,是烈日下的熱情奔放,是洋溢的揮“黃”塵土。你好,中非,我要與你完成為期571天的援外醫療隊任務。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要求自行隔離14天。從機場到酒店的路程不算遙遠,但卻穿越了中非的繁華地帶,正好領略到最真實的本土風情。行程歷時30多個小時,困頓疲乏的身軀被眼前的畫面驚醒。塵土飛揚的黃泥路,瞬間染黃了白色球鞋。說它繁華,是因為馬路兩邊嘈雜無序的叫賣聲,如我想象中舊時代的集市。可想而知,在這片土地上等待我的,將是真真切切的艱苦日子。中非有縱橫肆虐的傳染病,有此起彼伏的戰亂,有撲朔迷離的新冠疫情,我舍下家人,舍下穩定的生活,為了祖國的需要,義無反顧奔赴到這片土壤,肩負著黨和國家交予的使命,傳承著一代又一代援非人的精神。
14天的封閉環境,外加萬里之外的思念之情,以及幾乎失去日常依賴的網絡,雖心有所備,終究難過。每天早起迎著烏班吉河的一縷陽光,泡一杯清茶,伴一首小曲,眼望著河面上勞作的當地人,遙望河對岸的剛果金,顯得無比悠哉,卻呆呆地出神。總是會在凌晨兩三點醒來,再翻身睡去,6點來鐘變得異常清醒,也許是7小時時差在磨人,也許是想著異國他鄉的人兒。醒來就會算時間,最常想起的是女兒左左,每每回想起放手離開的場景,總能流淚。那一刻狠心轉身離開,忍不住回頭,揮手告別。內心想要再次擁抱,怕自己走不了,還是罷了。過了安檢,獨自哭了好久。這一走,希望對這個5歲的孩子來說,也是種成長。
下午的時光正值國內的晚上,有家人作陪,有朋友調侃,時間會過得快一些。酒店無線網絡連接不上,移動3G網絡很卡頓,但卻磨平了性子,轉上三五十秒發出去一條信息,內心是莫大的安慰,感嘆到終究還能發信息。到了傍晚,依稀歸于安靜,異國的人們開始進入夢鄉,而這頭,除了隊友們偶爾在微信群里的相互取樂,剩下的是可怕的寂靜。每日還會花個把小時在房間舒展筋骨,深怕出了酒店,這老胳膊老腿的廢了半成功力。
初來時的不適應,想念的思緒正好在隔離期間得以逐漸平復,解封之日到來之時,作為第18批援非醫療隊的一員,已充分準備好這場生理和心理的持久戰,發揚我們援外人“不畏艱苦,甘于奉獻,救死扶傷,大愛無疆”的中國醫療隊精神。
2020年12月20日,晴 初識,中非
解除隔離后的興奮釋放在見到老隊員的那一刻,好似交往多日的網友見面,激動又緊張,熟悉又陌生。菠蘿蜜樹下的會面,留下一代代援中非人的記憶,不大的庭院,種滿了各種植物,似乎跟想象中如出一轍。
新老隊伍的交接儀式在駐地大院舉行。第18批援中非醫療隊員從這一刻開始正式接過接力棒,開始我們的援非之路。
第17批醫療隊制定了井然有序的交接安排。浙江省衛健委領導聽取第17批中非醫療隊工作總結匯報并遠程指導交接工作。班吉友誼醫院院長及重點科室領導舉行歡迎儀式。
作為一名藥劑師,兼任隊伍會計。藥房工作義不容辭,財務工作艱巨繁瑣。留給兩隊的時間不多,必須立馬進入角色。感謝17隊張小花前輩的前期細心準備。非洲的疫情撲朔迷離,為了加強自我保護,也為了全隊安全,必須穿防護服。但是中非常年平均氣溫在30度以上,水電資源緊張,工作環境簡陋,稍一走動,就揮汗如雨,交接工作也顯得尤為艱辛。制度流程,藥品擺放,庫存清點,法語溝通等,需要在繁重的防護服下完成。援外財務平臺操作繁瑣,必須細心謹慎,庫存現金,銀行賬戶,固定資產等,每一塊都仔細核對,交接清晰。此外,駐地的各種生活任務,也隨著交接延續。
是榮幸,是使命,更是責任。以最佳的狀態,最快的速度來迎接新的挑戰,是我們每個隊員的心聲。今日,站在中非這個陌生的國度,初識到你的模樣,是艱難困苦,是極具挑戰,但無論頭上是怎樣的天空,我和我的隊友們都準備承受任何風暴,將信心放在自我身上,團結協作,頑強的毅力征服一切困難。
2021年1月4日,晴 滿月,中非
月圓輪回,今天,是援非“滿月”的日子。這一個月以來,有初來時的不適,有大選時的戰亂,有自力更生的苦楚,有揮汗如雨的煎熬,但卻充滿著愛的火種,情的訴說——月滿情滿。
“中非命運共同體”是習近平主席對中非關系的高度概括和贊賞。為了祖國的需要,舍下家人,舍下穩定的生活,來到這片“希望的大陸”,續寫更華麗的中非篇章。12月26日,有幸受邀到總統府參加第17批援中非醫療隊的授勛儀式,見證前輩們榮耀時刻。中非共和國總統圖瓦德拉表示,歡迎我們的到來,我們既是中國的醫生,也是中非的醫生。
初來的這個月,親身經歷了戰爭的威脅。12月23日,正在工作的當地醫務人員及病人突然離開醫院,當地民眾都往家里跑,部分商店關門,我們中國醫療隊,仍堅守在各自崗位。緊張的情緒在醫療隊蔓延,倘若沒有來到這里,可能這輩子都無法體會到和平的重要。
而在歲月靜好時,你可以看到馬路兩邊車來人往,一群群年輕小伙,在馬路邊足球場馳騁奔跑。這個國度,平均生存壽命才52.5歲,很多家庭沒有水沒有電,一天只能吃上一頓飯,你給一顆糖果,竟能開心上一整天。這一個月以來,發自內心渴望給予的愿望,在觸目時激發,國家使命已深刻融入到個人情懷。
自力更生的苦楚在于生活,一切只能靠自己,用電、用水、糧食、駐地安全……一天停電數次,需要發電機發電,電壓不穩定,電器經常燒壞。食物種類少,蔬菜匱乏,價格昂貴。好在從國內帶了各種種子,隊里準備開墾種地,當然,這里還能見識到殺豬宰羊的大場面,也算是援外生活的苦中作樂。被生活始料未及的是無處不在的生物,被跳蚤咬的渾身發癢,蜥蜴、壁虎、老鼠、蟑螂,能想到的想不到的都會在房間給你“驚喜”,一開始會嘶聲音尖叫,萬事皆可愛,一月下來,早已習以為常。由于疫情,除了上班,駐地大門成了銅墻鐵壁,如何過好在這里的每一天,將是我們面臨的挑戰!
如果說萬事開頭難,那么結局一定會圓滿。無論頭上是怎樣的天空,我和我的隊友們都準備承受任何風暴,將信心放在自我身上,團結協作,頑強的毅力征服一切困難。我們第18批援中非醫療隊是一個整體,代表國家,代表中華民族,在萬里之外的異國發揚援外精神,為中非命運共同體而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