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奶器,你用對了嗎?| 科普時間
發布時間:2023-11-01 作者: 來源于: 點擊數量:185
對于母嬰分離時間長的媽媽們來說,按時將母乳移出不但能夠防止乳房漲奶,還有利于維持奶量。吸奶器是非常重要的移出乳汁的工具。想順利實現母乳瓶喂,應該如何選擇、使用吸奶器呢?
選用前先了解原理
吸奶器吸奶是大部分媽媽能夠獨立操作完成的,也較為便捷和衛生,從而受到大家的青睞。但是,使用吸奶器有很多需要注意的細節,如果使用不當,會造成一些嚴重的后果,甚至導致母乳喂養失敗。
吸奶器主要是由喇叭罩、奶瓶、連接管和電機組成。使用時,將喇叭罩扣到乳頭、乳暈上。喇叭罩與奶瓶相連以收集乳汁,同時與連接管相連,連接管的另一端是電機,可以制造不同模式的負壓,連接管將負壓傳遞給喇叭罩,進一步傳遞給乳頭、乳暈。
吸奶器的原理是對乳頭進行高頻率、低強度的短陣樣負壓吸引(也稱為按摩模式),刺激出噴乳反射,然后切換成高強度中等頻率的負壓吸引模式(也稱為吸乳模式),以高效吸出乳汁。
吸奶器的吸奶原理與寶寶吃奶不同。寶寶吃奶是用上下牙床擠壓媽媽乳暈,從而擠壓到乳暈里的乳管,讓乳汁流出,而吸奶器主要是刺激乳頭和吸引乳頭。前者是擠壓乳暈,后者是吸引乳頭,而吸引乳頭的吸奶效率無法與擠壓乳暈相比,是難以充分排空乳房的。可見,吸奶器并不能完全代替母乳親喂,只有發生母嬰分離等客觀困難時,才建議使用吸奶器。
選用時要注意三點
一、根據乳頭直徑,選擇吸奶器喇叭罩的內徑。
合適的喇叭罩內徑是比乳頭直徑大2~3毫米。由于乳頭在吸奶器使用過程中會稍微水腫增粗,因此,選擇增粗后的乳頭能夠在喇叭罩里面自由伸縮不會碰壁,而且不會吸入太多乳暈的喇叭罩內徑為佳。最常見的喇叭罩內徑是24毫米,也有16~30毫米的喇叭罩可供選擇。
二、先用按摩模式,再用吸奶模式。
使用吸奶器吸奶需要用一些小技巧。在吸奶前,媽媽要放松心情,可以看看寶寶的視頻,寶寶的一顰一笑可以促進母親體內催乳素的釋放,同時可以喝一杯熱水,有補充水分和刺激奶陣(學名是噴乳反射)的效果,還可以從各個角度輕推乳房,讓乳房適當活動,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做好準備工作后,打開吸奶器,將喇叭罩扣在乳頭、乳暈上,打開按摩模式,選擇高頻率、低負壓的模式,對乳頭進行按摩。待乳頭滴奶或者胸部有過電感,代表已經刺激出奶陣,這時候切換為中等頻率、高負壓的吸乳模式進行吸奶,可以看到乳頭隨著負壓噴出數條奶線,奶瓶里的奶量明顯增加。如果沒有刺激出奶陣,直接使用吸乳模式,不但吸不出奶,還容易損傷乳頭。
無論是用按摩模式還是用吸乳模式,都應該以自己的感受為準,選擇有效果但是不會引起疼痛的頻率和強度。不同品牌的吸奶器兩種模式的負壓強度和頻率參數有所不同,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一旦使用吸奶器引起乳頭、乳暈不適,需要立刻停止,休息并進行調整。如果為了追求奶量一味硬吸,會造成乳頭、乳暈的水腫和疼痛,更難以吸出奶,形成惡性循環。
三、吸奶不要過于頻繁。
建議吸奶者2~4小時吸1次奶,每次15~20分鐘(單側)。過于頻繁地吸奶和單次吸奶時間過長會導致乳頭磨損,影響后續吸奶。如果在吸奶過程中察覺到因吸奶頻繁導致乳頭不適,要及時調整吸奶次數,以乳頭、乳暈沒有不適感為原則。
溫馨提醒
吸奶器雖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轉移出乳汁,但吸奶的舒適度和效率遠遠比不上寶寶吸吮。寶寶的吸吮能夠更大程度地排空乳房,有利于乳汁的持續產生。因此,職場媽媽下班回家,要盡量親喂,有利于排空乳房,以維持奶量和預防堵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