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我的青春在抗疫
發布時間:2022-05-04 作者: 來源于: 點擊數量:2004
一場疫情
改變了很多人的生活軌跡
從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發至今
已經兩年多了
很多人會不禁問自己
這兩年多以來
我的青春都去哪兒了
有一群人
他們的回答是
我的青春在抗疫
27個多月
800多個日日夜夜
19000多個小時
杭州市西溪醫院的青年醫務人員
用堅守書寫青春答卷
在抗疫一線綻放最美芳華
為了抗疫,她三番兩次推遲婚禮
“十四號回不來,那就五一回來吧,新郎來不來都沒關系,反正我們是嫁女兒。”面對女兒一次次地因為工作推遲婚禮,王夢嫣的媽媽賭氣似地跟女兒開著玩笑。
王夢嫣是我院感染二科的一名主治醫生,她的丈夫也是一名醫務工作者。兩人原本計劃去年10月舉行婚禮,臨近婚期,因丈夫需要執行核酸檢測任務,兩人商量后便決定將婚禮推遲到2022年2月22日舉行。為了不影響工作,她特別跟科里申請年底先進一趟隔離病區,這樣2月就可以順利去結婚了。
然而計劃趕不上變化,隨著本土疫情的出現,隔離結束的她接到緊急任務,又一次進入隔離病區,就這樣,她第二次推遲了婚禮。家里人想著總要給兩位年輕人一個儀式,又定了4月14日,可因為工作需要,他們又投入到了新一輪抗疫工作中。就這樣,王夢嫣和丈夫的婚禮一次次推遲。“疫情期間沒有辦法,婚禮可以推遲,抗疫不能缺席,作為醫務人員,我們義不容辭。”王夢嫣說道。
五進隔離病區,這一次她依然沒有猶豫 1996年出生的姚敏艷是普內科一名護士。自從醫院開始抗疫,她已經進入隔離病區五次了。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后,姚敏艷就主動遞交了請戰書,第一批進入隔離病區參與一線救治工作。而當時恰逢春節,她的母親身體狀況也不是很好,科里考慮到她的情況,讓她先照顧家人,她卻說“母親有放寒假的妹妹照顧,我沒有顧慮,我要沖鋒一線。”就這樣,她進了一線。 2021年疫情時有反復,姚敏艷先后兩次進入隔離病區,相較于第一次進入抗疫一線,她已經成長為一名業務熟練的“精兵”。
抗疫工作持續進行,今年春節,闔家團圓的日子,姚敏艷依然堅守在抗疫一線。4月本土疫情再次來臨,姚敏艷再次接到任務。而這距離她上一輪工作結束還不到一個月。她沒有絲毫猶豫:“我有經驗,我可以上!”就這樣,姚敏艷第五次進入抗疫一線。
趁年輕,多做一些有意義的事 “沒關系,這個會馬上消下去的,我注意點就好。”處理完嘴角上的皰疹,盧旸華又馬上投入到一線工作中。
上面的這張照片著實讓人心疼。1998年出生的盧旸華是放射科的一名技師,4月初,他接到任務,進入隔離病區為患者開展CT和胸片檢查。前段時間患者較多,他每天從早到晚差不多要穿戴防護服持續工作近7個小時。忙碌加上壓力大導致他的抵抗力下降,嘴角起泡化膿。但他顧不上自己的疼痛,仍然堅持在崗。
他說:“辛苦是有的,但同時也收獲了很多患者的感謝,這對我來說是一種安慰,也是一種歷練。趁年輕,還是要多做一些有意義的事。”
主動延長工作時間,用專業守護醫務人員的安全 剛參加工作不到一年的仲南是醫院感染管理部的一名工作人員,老家在吉林省通化市。今年春節,因疫情防控不能回家,她主動申請到抗疫一線擔任院感專職督導員,讓家在本地的同事和家人團聚。進入隔離病區前,她加班加點學習院感相關文件與規范,每日參與院內巡查,熟悉病區內流線布局......只為更扎實地掌握病區內工作內容,保質保量完成院感督導任務。
春節期間,隔離病區患者增多,院感防控的壓力也隨之加大。作為專職督導員,仲南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到穿戴區檢查工作人員的個人防護是否做到位。等大家都穿戴規范后,她又深入污染區,現場監督和指導醫廢垃圾的處理等工作,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下班時,等到最后一名工作人員脫下防護服,她才離開。一線工作一般是28天一個周期,為了更好地做好工作銜接,她主動申請延長工作時間,就這樣,連續工作了31天。
她說:“院感督導員是戰‘疫’中的排雷兵,醫務人員在拼命守護著患者,而我則要努力守護著他們。雖然辛苦點,但這是我們的職責。”4月,仲南從一名預備黨員轉為中國共產黨正式黨員。
抗疫的戰場上還有很多讓人感動的故事。這其中,有分別年幼孩子的不舍,有離開年邁父母的愧疚,有徹夜不眠工作的艱辛,也有被患者肯定的感動......取舍就在一念之間,青年醫務工作者們選擇了淚水和汗水交織的青春、隔離與守護的青春、信念與無悔的青春。他們在抗疫一線留下了最美的青春印記!